上证观察家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 2023年,我国“三农”各项工作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态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巩固增强,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稳步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 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不断积蓄。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三农”工作还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 下一步,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夯实三农“压舱石”,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一是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个底线;二是加快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三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四是快速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动,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稳步向好,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一是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增长1.3%。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416.8亿斤,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二是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生猪产能保持稳定。2023年,猪肉产量5794万吨,比上年增长4.6%。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142万头,产能较为充裕,后期市场供应有保障。牛羊禽肉、牛奶、水产品全面增产,蔬菜水果供应充足。
2.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一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23年,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在合乎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多措并举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多数省份粮食增产。2023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粮食增产。其中,新疆增产61.1亿斤,山东、吉林、四川、辽宁、内蒙古、安徽等省区粮食增产均超过10亿斤,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达到73%以上。
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动。一是耕地保护持续强化。2023年,我国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国耕地总量连续第三年净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快速推进。2023年四季度,中央增发1万亿元国债陆续落地,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第一批项目下达地方,支持规模达到5400万亩。二是种业科学技术创新快速推进。农业农村部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来,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供种保障能力提高到75%。目前全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保障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三是农机装备补短板取得突破。32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电驱式精量播种机成功量产应用,再生稻收获机、油菜移栽机等产品基本成熟。产业应用从主要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过程延伸,由粮食作物向棉油糖、果蔬茶等经济作物扩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初加工业、设施农业等全面发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拓展。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稳步推进。一是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发展。农业农村部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截至2023年10月末,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1.6万家,组建联合社1.5万家;全国超过107万个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三是乡村休闲旅游迅速恢复。《携程乡村旅游振兴白皮书(2023)》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乡村旅游订单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264%。四是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蒸蒸日上。农业农村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一批优质农特产借助淘宝、抖音等直播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多维度曝光度及影响力,农村电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五是乡村富民产业带动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高于城镇居民4.8%的增速水平。
2.乡村建设有序推进。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超过90%;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显著改善。二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交通运输部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8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1.8万公里。截至目前,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等“三通”目标全面实现。
3.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一是不停地改进革新乡村治理方式。推动扩大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运用覆盖面,总结推广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做法,全方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二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创新农民体育发展形式,乡村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鼓励开展乡村篮球赛、健康跑等富有农趣农味、体现群众特色的农民体育活动,超5亿人次直播观看全国“村BA”决赛,全网曝光量超400亿次。
一是监测帮扶措施精准有效。截至2023年9月底,中西部22个省份63.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二是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按照巩固发展一批、升级发展一批、盘活一批、另起炉灶一批的要求,指导各地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比重已达到60%。三是就业帮扶任务超额完成。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3297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77.8万人。四是东西部协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东部8个省市向西部10个省区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31.9亿元,县均投入5187万元,动员社会力量捐助款物28.5亿元,协作双方互派党政挂职干部3045人、专业方面技术人才2.5万人。
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不断积蓄。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三农”问题仍然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短板、难点和重点,当前我国“三农”工作还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我国在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各方面的资源要素供给都在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地区倾斜。在农业人才要素方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1220万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覆盖率达到83.6%,带动乡村就业超过3400万人。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素质农民中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分别比2021年提高了6.64和3.46个百分点。在农村金融支持方面,截至2023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6.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农户贷款余额16.86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更多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方面,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业科技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效能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一是数字乡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能。数字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全国大田种植信息化率达到21.8%,一些地方实现了耕种管收全过程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作业;生猪和家禽养殖信息化率分别达到36.9%、36.4%,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日益成为规模养殖场的标配。“数商兴农”等工程扎实推进,有力促进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农村电商发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正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二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助力加强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发展趋势日益强化,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大工程建设投入持续加码,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正在形成,乡村生态产业链条逐步健全,这些都将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三)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格局逐步完善,城乡融合扩大乡村振兴潜力空间
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上升阶段,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6.16%,与发达经济体80%左右的水平相比,还有提升空间。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推进,加上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等新趋势的出现,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尤其是县域城镇化建设,强化县城产业吸纳就业空间能力,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还有巨大空间潜力。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加快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持续增加农村民生投入,随着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逐步下沉,乡村地区薄弱环节补短板步伐加快,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城乡融合将逐步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完善乡村振兴整体体系和体制机制。
但也要看到,近几年,受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日渐频发,以及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应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外部风险仍然较多。我国虽然打赢脱贫攻坚战,但部分地区脱贫产业实际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在当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地方财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今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任务依然较为艰巨。从国内农业生产看,我国在耕地、种子、农机装备等关键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人均耕地数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矛盾依然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后期管护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国内育种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在种业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原创性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国内种业缺乏领军龙头企业、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育种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许多难题亟待攻克。同时,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亟待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体层次仍然较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载能力不足。未来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4年“三农”工作重点任务方向,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下一步,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夯实三农“压舱石”,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一)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个底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一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压实各地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在保耕地数量的同时,着力提升耕地的质量,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粮食产量。抓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和提升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抓粮“两个积极性”,以补贴政策来平衡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比较效益,以逐步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让主产区在抓粮经济上得实惠。
二是在种业振兴、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持续发力。更好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显著提升企业在农业科学技术项目形成、组织和资金配置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在种业方面,加快推动头部种企资源整合,鼓励种企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产业资源,进一步提升种企集中度,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优质的品种助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在农机装备方面,聚焦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等薄弱环节,将相关研发项目纳入国家重点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推动科研院所与农机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继续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置应用技术先进、好用耐用、价廉质优的高质量农机产品。加快推动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农机辅助驾驶系统、农机作业监测终端等智能化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巩固提高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质效。一是继续落实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在个人申报、干部走访、部门筛查预警等常态化监测渠道的基础上,用好防止返贫监测和乡村振兴咨询服务平台,及时发现和化解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二是不断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稳岗就业帮扶等政策落地落实。继续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促进协作双方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更加注重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引导推动更多资源聚焦到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一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工业化理念、现代化装备、多样化商业模式,促进农业与加工制造、电商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近年来,多地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累计建设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80个,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集群达到139个、超500亿元的集群有14个、超1000亿元的集群有3个,未来还需要继续做好平台载体搭建,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升级,提升“土特产”的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聚焦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经营主体,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养和创业支持,加强能力建设,增强支撑产业功能,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继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
积极践行“大食物观”。一是继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不断巩固“菜篮子”产品保供基础,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动各地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强化产销对接,引导主产区与大中城市建立稳定对接关系,健全跨区域联动保供机制和滞销卖难应急处置机制。持续生猪产能调控政策,坚持生产调控与市场调控“双管齐下”,精准开展生产预警引导,推动生猪产能稳定在合理水平。二是着力拓展开发食物资源。“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支持深远海养殖,开发森林食品,农林牧渔并举,不断拓展农业发展广度、深度。从发展趋势看,未来食品是食品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大食物观”为未来食品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需要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数量上保障食物供给,在质量上提升食品的功能与营养,以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纳米技术等为技术基础,加快推动食品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系统化产品制造、产业链技术集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实现食物来源多元化。
1.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20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就是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2.全面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三大重点任务”。一是聚焦富民产业助推乡村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与文化、教育、商贸、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进而延长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持续推动乡村富民产业稳定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释放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二是扎实推进乡村民生事业建设。加快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推进“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不断的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努力补齐交通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短板。合理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强化乡村治理改进创新。强化基层创新,协调好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鼓励乡村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公共事务,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了许多活力、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善治乡村。
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振兴乡村。顺应农民工在县域内就近就地就业趋势,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快提升县域产业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一是全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推动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优势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环境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电子商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立足县域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向集约、高效、绿色转型发展,促进县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质增效。二是完善县域综合服务体系。顺应县城和村镇发展规律,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加快补齐短板,统筹推进县域城乡道路、市政、管网、数字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强化县域医疗卫生、教育资源、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普惠共享,探索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多元化运营机制。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