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hucr@ahswan.com

热线电话

86-0556-2173435

生态文明导刊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如果再加上适度的合作化、就地城镇化,将大量人口稳定在广大的乡村或城镇,则对国家食物供应、环境保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作用。建议国家在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作为对照,同时建立现代农业包括生物技术的示范区,从而筛选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模式,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引进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果,短短几十年,耕地肥力出现显而易见地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农田里每年聚集着不可降解的农膜。除了化肥造成的直接污染,工矿业废水的污灌也造成了耕地污染。工业化农业已经大大动摇了我国农业的根本。

  要解决以上问题,一定要采取生态的办法经营农业,即大面积发展生态农田,除少量化肥能够为生产绿色食物采用外,生产有机食物时,农药、塑化剂、抗生素、重金属等要远离农业。此外,为配合生态农田发展,上游的养殖业不能添加抗生素、激素与重金属;食物加工业也要远离不必要的食物添加剂,让食物还原为食物本身。

  目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如全球在变暖,生物多样性在消失,食物安全受一定的影响。未来的农业必须利用生态学原理来经营,为农民和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为此,未来农业必将遵循下面的原则从事农业生产。

  尊重所有物种生存的权利。“害虫”“杂草”作为物种,本质上和人类一样有着生长、生存、繁殖,享受阳光、空气、水分和食物的基本权利。应该采用生态平衡的方式控制恶性膨胀种群的扩张,管理生物多样性。在生态农场,应告别农药和除草剂,利用物理与生物相结合的方式管理物种,将曾经造成危害的物种资源化利用起来,促进农业ECO的平衡。

  保障生态农田高的生产力,用地更要养地。化肥虽可以在短期内提供作物需要的养分,但是过量化肥的使用损伤了耕地;农膜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土壤温度,但农膜焚烧会制造致癌物;利用农药治虫虽然有效果,但是长期近距离接触农药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负面影响。应该将被农民焚烧的秸秆等废弃物通过大型反刍动物转化,将产生的大量有机肥返回农田,从而保持土壤的水、肥、气、热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用有机肥养地,让耕地变黑。

  带动农民利用家门口的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今,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大量使用煤炭、液化气、电力,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环境恶化的开始。沼气中含有的成分与天然气一样都是甲烷,秸秆、粪便中含有这些成分,利用生物发酵方法,就能获得廉价的甲烷供农民做饭、取暖、照明之需。瑞典、瑞士人可以将沼气装进轿车、公共汽车里驱动发动机,我国也已成功将沼气通入农户。引领农民利用家门口的传统生物质能才是大势所趋。

  引领农民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埋葬在耕地里。我国耕地除了基本满足14亿多人吃饭,还有一个巨大的功能就是可将困惑人类的全球温室气体埋葬在地下。如果我们恢复了生态循环,植物秸秆固定的碳及大部分粮食中的碳,经过人类和动物消化后能够最终靠还田途径,将其固定在土壤中。如果我们经过十到三十年努力,将土壤有机质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每年有10亿—30亿吨的二氧化碳埋葬在土壤里。

  耕地固碳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这需要生态科学家用第一手的数据来证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纷纷推进“高投入、高产出、高补贴”的农业,我们该更多向土地要效益,向生物多样性要效益,杜绝急功近利,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相信消费者的判断能力,更相信物种的力量。未来生态农业有着光明的前途。中国人要引领人类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农业道路。

  今天,一提到农业,很多人必然想到美国,想到现代化的大型农场:一个农民可以耕作上千亩土地;用飞机喷洒农药;用转基因技术解决病虫草害问题;在一个县,乃至一个州都种植单一的作物,然后通过长途运输将所生产的农产品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美国规模化、机械化、化学化、生物技术化的农业,被冠以“现代农业”的美称。殊不知,此种现代农业是不可持续的农业。如果我国放弃了自身农业优势,一味照搬是不科学的。我国人多地少,大量农民如果出现弃农经商进城谋生或者在农村失业,则不利于社会关系稳定。另外,土地集中后种植指数就会下降,可能会造成粮食总产量降低,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自古至今,农业都是基础产业。人类社会要想可持续发展下去,首先要满足食物需求。我国各历史时期从事农业的人群,远多于经商或其他产业的人群。之所以现在用很少的劳动力,就能够生产出许多人吃的食物,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然而,由于一些基础原理严重违背了生态学规律,现代农业不可避免地导致农田ECO退化,主要体现在地力下降、环境污染、超级杂草、超级害虫出现、生物多样性下降、食品营养不均衡、食品受到污染等。

  这是因为,农业的特点注定了人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只有农业ECO的多样性才可能正真的保证其稳定性。但现实却是,人类往农田里投入的劳动力慢慢的变少,如用除草剂替代人工除草,其后果就是促进杂草进化。为消灭杂草,就需要喷洒更多的除草剂。为保护作物,发明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人类能放心地加大除草剂数量和剂量进行喷洒,作物虽然保住了,但是作物里除草剂残留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还导致超级杂草出现。害虫防控也一样,在农业ECO中,有害虫、益虫,还有益鸟。使用大量农药不仅灭杀了害虫,还误杀了益虫和益鸟。

  更严重的是,害虫也对农药产生了顽强的抵抗力。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让动物提前发育,但这样的代价是,食品中的抗生素、重金属、激素含量升高,作为食物链终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美国地多人少,从事农业的人更少,只能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我国人多地少,有悠久的农业历史,适合发展生态农业。

  化肥用量减少。生态农田强调元素循环,将被城市消费者带走的营养通过有机肥、绿肥或生物菌肥的方式弥补。大量研究证实,发展生态农业,化肥用量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二分之一并不影响产量。

  农药用量大幅度减少。生态农田对害虫防控以预防为主,强调生态平衡。在生态农业模式下,农药相当于灭火器——仅出现火灾时才派上用场。根据本团队的前期研究,农药用量可在现有基础上减少70%—80%,基本不影响产量。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关闭70%以上的农药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消除农膜污染。前期使用农膜可提高地表温度、湿度兼有抑制杂草的作用,但后期农膜是有害的。全球变暖后,作物生长季节延长了,可完全不使用农膜。生态农业可根据作物生长习性,在不使用农膜的前提下,保证生态农田产量与质量双赢,从源头上杜绝二恶英等致癌物质向环境中释放。

  消除转基因技术的负面影响。生态农业采取不与自然对抗的办法而提高农业ECO生产力,保护生态平衡,杜绝基因污染,保护消费者健康。

  生态农业及其下游产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吸引更加多的农民留在家乡,由农民工转变为农业职业工人;就地城镇化,将城镇建设成有生气的养人之地。这对满足14亿多人食品的持续安全供应,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如果再加上适度的合作化、就地城镇化,将大量人口稳定在广大的乡村或城镇,则对国家食物供应、环境保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作用。建议国家在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作为对照,同时建立现代农业包括生物技术的示范区,从而筛选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模式,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作者单位: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郭立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和为贵 智为上 信为本 勤为力

Harmony is precious, wisdom is supreme, faith is the foundation, diligence is str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