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启新程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综述
今年1—9月份,长江干线%;三峡枢纽通过量13134万吨,同比增长10.5%;引领中外籍船舶4.3万艘次,同比增长13.2%。省际旅游客运量102.8万人,游轮平均负载率74.1%,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2.9%、10.2%。集装箱铁水联运量38.8万TEU,同比增长34.4%。武汉至安庆段洪水期航道维护水深提升至8米,长江船舶和航运企业经济效益再获提升……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简称“长航局”)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党组决策部署,坚持“145”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起步“131”智慧长江建设,接续谱写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长江航运新篇章。
“我们将以‘131’智慧长江建设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汇聚全行业力量,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作出长江航运新贡献!”长航局局长刘亮话语铿锵。
“‘三航XX轮’停泊异常,请速去现场核查。”“收到!”在芜湖海事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查看“长江安徽段危化品船舶运输全过程监管系统”,发现一艘危化品船舶在非通航水域停泊时间异常,随即将信息反馈给该水域的海事执法人员。
“危化品运输历来是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芜湖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黄勇说,该辖区危化品船舶运输货物吞吐量大,船舶航行、停泊、作业艘次多,发生安全事故风险较高,传统的“人防”“技防”力有不逮。对此,长航局大力推进安全管理方式现代化转型,探索试点安徽段危化品运输全动态监管,通过智慧监管手段,实现危化品运输“船舶动态可看、作业行为可管、应急资源可查、业务数据可分析”。
目前,船舶运输危化品全过程智慧监管能力提升行动正在长江全线开展,并初见成效。以长江江苏段为例,危化品码头智能监控覆盖率达85%,危化品运输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危化品运输安全监管智能化升级,是长航局深入推动平安长江建设,不断强化长江航运安全管理能力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长航局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2023专项行动,全方面提升“防、管、控”全链条管理上的水准。印发《长航局防范应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现场指挥部,会同地方联合监测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开展川江滚装客船专项检查和“夜游船”安全专项整治;加快应急搜救体系建设,推动省级水上搜救机制建设……长江航运“五大安全风险”实现系统性管控。
此外,智慧海事体系建设再提速——应急搜救指挥、北斗+5G智慧监管、移动执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显著,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全面建成运行,长江湖北段1000余公里干线G信号连续覆盖,单北斗智能船载终端实现客船、渡船及三峡过闸船舶安装全覆盖,长江江苏段率先建成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并持续优化推广。
国庆期间,长江三峡迎来五湖四海的游客。豪华游轮和货船来往穿梭,江面碧波粼粼,两岸鸟鸣阵阵。
这幅美丽的长江画卷背后,是长航局践行“长江大保护”理念,持续拓展绿色发展新空间的不懈努力。
今年以来,长航局稳妥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于长江船舶及航运设施。“此举不仅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和交通强国建设任务的具体行动,更是推动长江航运清洁低碳转型、优化运输结构的客观需要。”长航局航道与通航处处长徐厚仁介绍,在该局的推动下,长江湖北段航运电动产业示范项目成效显现,“三峡氢舟1”及汉江120TEU纯电动集装箱船等一批代表船型陆续建造,300余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在长江水系投用。
船舶靠港使用岸电也齐头并进。目前,沿江主要港口岸电设施基本普及,省际游轮、商品车滚装船和集装箱船全部完成改造。“长江干线港口和船舶岸电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岸电使用实现全信息采集、全链条监管。今年1—9月份,长江水系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累计76.9万艘次、9094.5万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39%、67%。
减污、降碳、扩绿,源头治理是关键。今年以来,长航局持续构建“船—港—城”一体化治污新格局,深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推动安徽省出台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完善全线“江船零排”系统,巩固船舶“零排放”成效。“长江经济带船舶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用户达33万、船舶9.9万艘;今年1—9月份,船舶垃圾、生活垃圾污水交付量分别同比增长51.5%、51.2%。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提档升级,“船员服务驿站”和“水上社区”服务船员累计超50万人次。
生态航道建设方面,长江航道部门初步形成生态护岸、生态固滩等绿色航道建设成套技术,编发《内河航道绿色建设技术指南》等规范标准,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整治工程获得国家绿色建造施工最高等级“三星”评价。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水系沟通南北,充分的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效能、服务长江经济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需要长江水系共同发力。
今年以来,长航局加快长江航运协同发展步伐,与国家部委、部属司局、流域机构、地方政府、涉水单位、科研院所、创新企业展开全方位交流和多领域合作,探索建立协同联动机制、联合研究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与四川、重庆、湖北、江苏等省市政府在保护长江生态、促进经济发展、完善搜救机制、协同联动保障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合力解决重难点问题;
与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船级社、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化深度联动;
与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阿里、腾讯、京东、中交信科等公司合作推进长江航运转型升级;
今年5月,长航局与海关携手推动内河集装箱抵税扣减在湖北落地,该局定期公布的长江集装箱航线运价将作为海关扣减内河运费的依据。据权威部门预测,这一举措每年可为湖北、重庆、四川等地企业减税降负约1亿元。
今年9月,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线及枞阳小港航道开通试运行,巢湖到长江中下游的水运距离大幅度缩短,长航局与安徽省共建长江安徽段航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成效显著。
同饮一江水,共奏一首曲。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从长航系统“一条线”到流域各方“一张网”,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长江水系“大合唱”格局正在形成。
“以前,过船闸申报一个系统,到了锚地又要用另一个,挺麻烦。用了‘长江e+’,一个系统通行,线月上线的长江航运公共服务平台——“长江e+”,“佳航8”船长唐洪亮赞不绝口。
据长航局科技与信息化管理处处长沈延虎介绍,作为长江航运对外服务的权威、统一门户,目前“长江e+”已汇聚融合7大类53项服务功能,建成由网站、APP、小程序构成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日均点击量突破4万人次。
今年长航局新一届班子在贯彻“145”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创新提出“131”智慧长江建设路径,构建长江航运信用管理体系,打造智能管理平台、综合保障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开放的长江航运市场,实施“攻坚突破、提质增效、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长江航运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全面加速。
——信用体系搭建立梁架柱。《长江航运信用管理体系三年建设方案》制定实施,“1+N+5”的信用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加快构建,“信用长江”信息化系统建设全面启动。
——三大平台建设蹄疾步稳。形成数字孪生建设总体方案,三峡段、武汉段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融合建成“三船”数据库,“长江新链”有序推进,国内首个标志船5G基站及51个5G岸基站点建成;电子航道图覆盖航道里程超5000公里,长江水系干支联通电子航道“一张图”初步构建。
——航运市场活力迸发。今年1—9月,港口货物吞吐量、三峡枢纽通过量、省际旅游客运量再创新高。重庆果园港开通至四川宜宾、泸州、广元等6条水水中转航线,武汉至日韩集装箱国际直航江海直达航线实现运力倍增,长江中游至宁波舟山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队规模持续增大。
在“131”智慧长江建设路径框架下,长航系统创新发展多向发力:长江海事部门初步建成涵盖9大监管领域和3大平台具备智慧监管功能的“一库一图”智库系统;江苏海事部门研发“港航一体化信息系统”,首创水上交通一体化组织指挥体系;长江航道部门推广应用1000余座全国产化新型航标灯,试点应用109座新材料浮具;长江口航道管理部门开发航道数字管理系统,运行航道维护疏浚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航道生产和管理全过程可追溯;长江三峡通航管理部门联合推进三峡枢纽自主可控示范项目,建成葛洲坝船闸工业控制管理系统测试仿真平台。
截至目前,长航系统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5项,专利77项,软著23项,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近600余万元。
今年以来,长航局党委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印发“1+4”主题教育方案和基层党支部主题教育“十个一”指南,举办读书班及全系统处级干部培训班,狠抓调查研究,推动重点措施有效落实,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