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里的“中国活力” “物超人”时代来临
《数据里的“中国活力”》系列报道,我们今天(9月29日)来关注移动物联网。工业与信息化部刚刚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16.98亿户,而我国代表“人与人”连接的移动电线亿户。这个超越意味着我国郑重进入“物超人”时代,成为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
据了解,我国已建成全球顶级规模的移动物联网络。其中,支撑低速物联网业务的窄带物联网基站数量已达到75.5万,支撑中高速物联网业务的4G、5G移动网络基站数分别为593.7万和210.2万,能满足很多类型的物联网应用需求。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超过70%。
目前,我国移动物联网应用已形成车联网、公共服务、零售服务、智慧家居4个亿级应用,以及智慧农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慧物流3个千万级应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百亿级规模。
提到“物联网”,我们可能不太熟悉。物联网究竟是做什么的?和我们生活又有啥关系?其实,物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说是“无处不在”。
家庭水、电、气远程管理是移动物联网应用最广的领域。在济南能源集团燃气综合运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慧燃气管理平台能实时查看管理全市近50万块物联网燃气表。
物联网燃气表内置通信和计算控制模块,具有数据传输和分析功能,能自动采集数据,实现远程抄表、实时计费、在线充值、自动报警、远程控阀等多种功能。
江西樟树市吴城乡塘下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今年启用了生态农林监测系统,系统的物联网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土壤中的铜、铅、铬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及时发布预警。基地还同时配套了水肥一体、智能气象、病虫害防控、产品溯源等物联网设施,工作人员在办公的地方就能实时监测空气中水分含量、病虫害、土壤酸碱度等指标。
在江苏无锡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区,这个叫作“超眼”的物联网系统,让车辆和道路能够互相感知交流。“超眼”集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传感器于一身,在行驶中通过自主探测和云端下发的实时交通数据,车辆能提前感知红绿灯信息、行人、交通标志和其他交通工具,主动引导车辆及时响应,实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我们说物联网赋能千行百业,其实它带来变化最大、最深刻的可能就是和制造业的结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访两家工厂,看看当物联网遇到中国制造,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走进湖北武汉这家服装企业,十多个订单正在生产线G网络、人工智能影像、大数据系统等一同搭建的物联网体系,让管理人员通过办公区的这面大屏幕,就可以对每个工位、订单、设备做实时查看和管控。
其中最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近年来,受电商和消费年轻化的影响,顾客对服装的个性化需求慢慢的升高,但是物联网介入生产,客户的真实需求直达生产端,让企业在生产大订单的同时,无缝衔接小订单,而又不影响生产效率。
在河北宁晋的一家光伏科技公司,智慧型引导运输车在生产车间内来回穿梭,衔接着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所有的环节,基于5G技术的物联网运用,让企业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不仅仅体现在生产环节上的智能运输,从原辅料采购入厂到上线生产,从成品入库到发货出库,人、机、料等多源数据在物联网中得到集成处理,看到的是不同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看不到的是数据感知、采集、分析、处理的一体化管控。
依托物联网带来的生产效率大幅度的提高,这家光伏企业的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4%。当地政府部门也在鼓励引导更多企业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集成智能装备和信息系统,形成现代化的制造体系。
“物超人”意味着移动网络从服务人和信息消费,逐步发展到服务千行百业,让“万物互联”的愿景真正成为现实,标志着我国正引领全球移动物联网生态体系的发展,也给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广东东莞松山湖,这家物联网传感器企业的负责人正和同事调试即将交付的可视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他从去年就提前布局物联网相关这类的产品生产研发,加大物联网与AI融合技术开发。今年以来营收增长直线上升。
这个实验室正在测试新研发的列车轮对在线监测系统,它主要是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收集和共享数据实现对列车行驶安全的检测。技术人员和记者说,以往该设备进口价格高达30多万元人民币,现在成本只有原来的六分之一。
市场研究机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物联网支出超过15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中国物联网支出将接近3000亿美元,基本实现5年翻番,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物联网市场。